2018是改革开放40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18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以下简称《我们一起走过》),播出以后引起观众热烈共鸣。与以往电视纪录片有所不同的是,《我们一起走过》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史料,有趣地形成古今对比,同时引入大量怀旧歌曲渲染了氛围,突破了传统纪录片的表达范式,呈现出新的创作思路,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带领观众共同回忆改革开放40年的宏伟实践。
恰逢其时:打造年度“压轴大片”
1.时间正当时。纪录片作为电视节目形态中的“老干部”,始终在前沿记录见证着历史的转折,触摸着时代变迁的脉搏,与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主题同向同行,建立起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紧密关系。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电视诞生60周年,同时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元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家级广电媒体,自觉承担起引领舆论风向,为国家留史的光荣使命,精心打造了一部拥有中国人民共同回忆的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作为央视出品的精品力作,为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重大历史成就和发生的重大历史变革存像,成为新时代用影像生成独特记忆、完成民族传承的重要手法。随后《抉择一九七八》《小岗人家四十年》《中国:变革故事》等纪录片,接续形成了电视荧屏上的一股热潮,在2018年12月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上营造了庆祝改革开放40年的热烈而浓厚的氛围。
2.内容很吸睛。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层面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真实地聚焦了中国改革发展40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的成长变迁,呈现了中国人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铿锵历程,摄制组跋山涉水采访了183名改革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大范围地观照了国家、社会、个体三者之间的关联,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极具艺术价值与观赏价值。正如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齐竹泉所言:“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好看。”既有对过去事实的采撷与呈现,也有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期许,使得观众能像追电视剧一样,一集集看下去,老少皆宜,成功地将电影大片的特质移植到纪录片当中。
纪录转向:强调受众“公共体验”
1.纪录观念的嬗变。中国电视纪录片走过了60年的征程,从国家话语(1958-1978)到民族记忆(1979-1989),从个人表达(1990-1999)到市场呼唤(2000-),在漫长的岁月里努力地扭转身姿,面对外界变化。从近些年来看,政论题材纪录片趋于向好,其摒弃了传统纪录片的严肃格调,走平民化路线,如十九大献礼影片《辉煌中国》《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习近平时代》等,如果说现在的政论题材纪录片越来越平民化,那么《我们一起走过》可以说将平民化推到了极致,该片通过107个短小的故事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的变化。比如,在第6集《爱拼才会赢》中以章华妹的故事为代表刻画出千千万万个创业者的心路历程;在第7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中从杨桂荣妈妈的故事切入,开启了述说老百姓衣食住行的话匣子;在第8集《知识改变命运》中通过柳百成出国留学的经历解读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殷切愿望,以极接地气的方式勾勒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峥嵘岁月。
2.把握受众心理。对于电视纪录片来说,受众所获得的是一种混合性体验:一方面是宏大的历史观和主流社会价值观,与以往接受的社会教育相联系;另一方面是个人化的生活和情感体验,观众大部分是非专业者,导致接受过程的生活化、情绪化与情感化的体验。即使是具有特定知识背景的观众,也更多不自觉地以被引领者的心态去观察,不自觉地受到情感等因素的影响。换言之,观众不是靠说理和逻辑被说服,而是被艺术化表达的情感和信仰所征服。对于普通受众来说,往往是拥有了第二种体验,第一种体验才能润物细无声地达到传播效果,否则往往与传播者的意图背道而驰。改革开放是一段不朽的传奇,是中国人民从阴霾走向光明的必由之路,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经历和情感烙印,每一个中国人在它的引领下都是受益者。
《我们一起走过》精准地选取了中国人民共同的体验,运用故事化、细节化和情感化叙事的手法,将人们所熟悉的历史事件与历史景观串联起来,在历史修辞感的营造中使观众在潜移默化的视听体验间进入历史情景,达到沉浸式传播的效果。比如:落后的中国被列强侵略的凄惨场景,“文革”之后恢复高考的喜悦画面,历届国家领导人进行国庆阅兵的仪式……一段段难以忘怀的时光,为观众拉开了历史的序幕。
文章来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gsgbdsdxxb.cn/qikandaodu/2020/1022/531.html
上一篇:舞台摄影中抓拍动态技巧分析
下一篇: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参与教育精准扶贫的SWOT分析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投稿 |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部|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版面费 |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