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百万大学生感觉就业难的今天,毕业于石河子广播电视大学的李俊,如今已经在七师一三0团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成为团场职工致富的领路人。
2006年,李俊大学毕业后在天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添加剂分公司当上了一名技术员。两年后,他看到了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好政策,于是辞去天康公司技术员职务回到家乡一三0团七连开始从事家禽养殖行业。
李俊是一个善于钻研的人。他决定发展养鸡业,他在养殖过程中,仔细阅读养殖书籍、精心钻研养殖技术,并向团畜牧中心技术员耐心求教,使自己的养鸡技术和经验不断丰富。5年来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从当初的年出栏2000只鸡,逐步发展到现在年出栏肉鸡2万只,成了团场闻名的养鸡大户,在2009年被七师评为“青年创业致富状元”。
李俊深知只有带领群众致富,才会被群众惦记;只有被群众惦记,才会得到更多的财富,李俊依靠科技养鸡富了,但他没忘记带领周边职工群众共同养殖致富。养鸡户请他到家里传授经验,他不论多么忙总是随叫随到,如鸡苗选购、疫苗的使用等知识,他不厌其烦地讲了一遍又一遍,把所学的技术和积累的养鸡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为增加养鸡收入,提高养鸡效益,在团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2010年他牵头成立了一三○团天羽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6人入社,为了加快发展,凭着几年来自己和孵化场、饲料厂的良好关系,以自己鸡场担保为社员赊欠鸡苗、饲料等,同时自费跑遍奎屯、乌苏、克拉玛依等周边地区,为大家养殖销路寻找市场。经过三年努力,到目前社员已有100人,其中85%以上是本团职工,带动养殖示范大户12个。2012年全社出栏商品家禽12万只,年总收入480万元,户均4.8万元,户均增收2400元。
2013年,一三○团党委加大了对他和家禽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划拨给合作社土地350亩,用于建设30万只家禽养殖基地。在建设过程中,他以基地为家,放弃了休息日,从规划到基础建设,从建筑材料到施工队伍,他都亲自参与,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难题。
李俊根据社员的经济实力,实行社员入股分红、资金集中使用,挑选组织了12户养殖户参与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建设60米×10米标准化鸡舍12栋。基地建成后,年出栏肉鸡可达30万只,年效益预计240万元,会员职工总增收可达60万元。采取合作社管理、公司化经营模式,通过示范,将带动全团职工群众以入股分红、租赁养殖等方式加入,通过高标准、高效益养殖带动职工多元增收。
谈起今后的打算,李俊充满信心,他打算走“基地加社员”产业化经营,争取带活、带富更多的职工群众。“我的目标是建成奎屯地区最大的绿色禽类养殖基地,打造天羽家禽合作社绿色品牌。”李俊满怀信心地说。□
就在百万大学生感觉就业难的今天,毕业于石河子广播电视大学的李俊,如今已经在七师一三0团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成为团场职工致富的领路人。2006年,李俊大学毕业后在天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添加剂分公司当上了一名技术员。两年后,他看到了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好政策,于是辞去天康公司技术员职务回到家乡一三0团七连开始从事家禽养殖行业。李俊是一个善于钻研的人。他决定发展养鸡业,他在养殖过程中,仔细阅读养殖书籍、精心钻研养殖技术,并向团畜牧中心技术员耐心求教,使自己的养鸡技术和经验不断丰富。5年来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从当初的年出栏2000只鸡,逐步发展到现在年出栏肉鸡2万只,成了团场闻名的养鸡大户,在2009年被七师评为“青年创业致富状元”。李俊深知只有带领群众致富,才会被群众惦记;只有被群众惦记,才会得到更多的财富,李俊依靠科技养鸡富了,但他没忘记带领周边职工群众共同养殖致富。养鸡户请他到家里传授经验,他不论多么忙总是随叫随到,如鸡苗选购、疫苗的使用等知识,他不厌其烦地讲了一遍又一遍,把所学的技术和积累的养鸡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大家。为增加养鸡收入,提高养鸡效益,在团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2010年他牵头成立了一三○团天羽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6人入社,为了加快发展,凭着几年来自己和孵化场、饲料厂的良好关系,以自己鸡场担保为社员赊欠鸡苗、饲料等,同时自费跑遍奎屯、乌苏、克拉玛依等周边地区,为大家养殖销路寻找市场。经过三年努力,到目前社员已有100人,其中85%以上是本团职工,带动养殖示范大户12个。2012年全社出栏商品家禽12万只,年总收入480万元,户均4.8万元,户均增收2400元。2013年,一三○团党委加大了对他和家禽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划拨给合作社土地350亩,用于建设30万只家禽养殖基地。在建设过程中,他以基地为家,放弃了休息日,从规划到基础建设,从建筑材料到施工队伍,他都亲自参与,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难题。李俊根据社员的经济实力,实行社员入股分红、资金集中使用,挑选组织了12户养殖户参与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建设60米×10米标准化鸡舍12栋。基地建成后,年出栏肉鸡可达30万只,年效益预计240万元,会员职工总增收可达60万元。采取合作社管理、公司化经营模式,通过示范,将带动全团职工群众以入股分红、租赁养殖等方式加入,通过高标准、高效益养殖带动职工多元增收。谈起今后的打算,李俊充满信心,他打算走“基地加社员”产业化经营,争取带活、带富更多的职工群众。“我的目标是建成奎屯地区最大的绿色禽类养殖基地,打造天羽家禽合作社绿色品牌。”李俊满怀信心地说。□
文章来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gsgbdsdxxb.cn/qikandaodu/2020/1118/573.html
上一篇:成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实践与探索——以台州
下一篇:村官儿的致富经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投稿 |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部|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版面费 |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